吴承忠,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文化与休闲产业研究中心主任、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学科带头人,文化和旅游部对外贸易专家委员会委员、政策法规司专家库成员。主要研究国际文化产业规划与政策、休闲产业规划与政策、旅游产业规划与政策。其作品《明清北京休闲空间格局研究》曾获得国家旅游局2014年优秀科研成果奖优秀奖。
记者:请您谈一谈北京作为一座文化名城,给予了您怎样的滋养?
吴教授:我是一个湖北人,大学毕业后来到北京至今已经20年了。20年的时间会给一个人的生活打下深深的烙印,我觉得北京是一个适合安身立命、追求自己人生理想和社会理想的地方。这里有中国最好的图书馆、最著名的大学、最一流的学者和社会精英,北京给予我的不仅是知识,还为我提供了成长的土壤,在这里我能有更多国际化的交流机会。我相信,北京和学者之间是一种互相培养,实现共赢的关系。
记者:北京历史悠久,拥有如古都文化、红色文化、京味文化、创新文化等等多种文化资源,您认为该如何更好地发掘出其中的文化内涵,使其变成大众乐于接受的文化形式?
吴教授:北京丰厚的文化内涵得益于它的历史,800多年的建都史造就了北京文化资源类型多样,文化积淀十分深厚的特点,也给我们留下了丰厚宝贵的文化遗产。北京文化体现在多个方面,比如古都文化、红色文化、京味文化、创新文化,也包括了长城文化带、京杭大运河文化带等等。就京味文化来说,其内涵更为丰富,包括了胡同文化、四合院文化、北京民俗、北京话、北京礼仪、北京服饰、老字号等等,这些文化在历史积淀中逐渐保存下来,难能可贵。
这些文化遗产中,既包括了物质文化遗产,如建筑;也包括了非物质文化遗产。那么,该如何挖掘这些文化遗产背后的内涵,使其成为大众乐于接受的文化形式?我认为,应该做好以下几个方面工作:
首先,要让文化资源与旅游结合。
北京有名胜古迹也有非物质文化遗产,通过与旅游产业,这种老百姓积极参与、乐于参与的形式相结合,能够让普通人感受到北京不同类型的文化,直接体验北京文化的深厚底蕴。我认为,北京要想吸引游客,可以主打京味文化旅游,京味文化是北京的招牌文化产品,比如外地游客来到北京,首先要尝一尝全聚德的烤鸭,去前门大街感受一下北京老字号带来的商业文化魅力等,这种京味文化、古都文化的吸引力正在逐步扩大。再比如北京的红色文化,北京的红色文化资源比较分散,有些遗迹遗址距离北京市中心也比较远,但是目前这些红色文化资源都没有被纳入到旅游项目中来,这也是值得注意的。
其次,要与文化产业相结合。
北京的文化创意产业近年来发展迅速,从2000年以后,北京市委市政府都很重视文化产业,也出台了相关政策,这对北京文化产业发展是很有好处的。那么,北京的旅游资源应该和哪些产业合作呢?我认为,第一个是广播电影电视行业。现在有很多反映北京京味文化、古都文化的电影电视剧,比如《五月槐花香》、《四世同堂》、《大宅门》等具有鲜明北京特色的作品,这些作品令人印象深刻,很吸引观众。但是这个领域还是有继续拓展的空间,还可以挖掘丰富的题材,创作出更好的作品来宣传北京文化。第二,是文学艺术领域。探讨怎样通过小说、剧本等形式反映北京文化。第三是网络动漫游戏行业。北京的文化形式多元,很多素材能不能变成网络游戏作品呢?还有设计行业。设计行业在北京也是重要的文创产业,在全国趋于领先地位。时装设计、礼品设计、工艺美术设计等怎样融入古都文化特点,我认为这是一个有很大空间的发展领域。
第三,我认为要想让北京文化乐于被大众所接受,就要在北京打造休闲文化。
记者:休闲文化是吴教授您一直在研究的领域,那么,您为什么觉得北京应该打造一种休闲文化环境呢?
吴教授:北京的休闲文化发展有漫长的历史,我曾研究了辽、金、元、明、清五个朝代的城市休闲史,以期了解800年来北京人到底怎么休闲?北京城历史悠久,又作为首都延续百年,城市休闲活动场所形式多样,我重点举几个例子:比如,北京人都喜欢游山玩水。从古至今很多北京人都愿意到有山有水的地方去休闲度假,如香山、玉泉山等都是著名的游赏胜地。此外,北京人还喜欢到寺庙游玩。其主要目的并不一定是进香朝拜,而是去这些位于郊区的寺庙中赏景。据不完全统计,清朝时北京城内外寺庙多达千余所,不同的寺庙由于寺内植物的不同,跟随季节的变化,使得这些寺庙成为一年四季普通百姓赏花观景的圣地,文人墨客也喜欢到这些地方吟诗作对,所以说,北京的寺庙也是当时城市休闲文化中的重要一环。再有,就是庙会。庙会也具有休闲功能,汇集了饮食、表演、商业、社交等多重功能,也是北京地区休闲文化的重要体现之一。
可以说,北京的休闲文化具有多样性、包容性,古人当时进行休闲娱乐的物质活动场所至今还在发挥着作用,所以我说,北京休闲文化历史悠久。
记者:那您对北京发展文化与休闲产业有什么建议吗?
吴教授:我的观点是,文化消费本质上是一种休闲消费,文化体验本质上是休闲的体验,当前在发展文化产业、旅游产业的过程中,要注重和休闲产业的融合。
现在全国各地都很重视将当地文化和旅游相结合,作为我个人,也更建议在旅游层面上,促进文化和休闲的融合,无论是国家级的文化资源、文化遗产,还是北京特有的文化资源,这些都可以和休闲文化结合起来,只有这样,才能让文化资源变得更积极、更鲜活、更有生命力和感染力。一个文化产品或是服务,如果没有休闲功能,那么现在的消费者是很难接受的。比如故宫,在前几年它仅仅是一个景区,观众买票进入到故宫里,看到的就是宫殿群,而且只有中轴线的部分宫殿,看到的珍贵文物也是极少的,并不能给人特别深刻的文化体验。但近几年,故宫的转型是非常成功的,它开始增加展品的数量,逐渐开放故宫其他区域,最重要的是,故宫开发的文创产品近年来异军突起,受到了当代年轻人的追捧,增加了娱乐功能,也拉近了与百姓之间的距离,这些做法都是将休闲功能充分发挥了出来,所以我认为,无论是怎样的文化或是怎样的文化资源,都要向文化与休闲结合转型。
早在20年前,就有几位教授提出要重视休闲领域研究,强调要研究休闲心理学、休闲社会学以及休闲相关政策等,推动中国休闲产业的发展。他们认为玩是人天性中的一部分,都会有休闲的需求,那么休闲产业就是为了服务这些人的消费需求。我认为,北京要建设国际一流的旅游城市,休闲功能是其中应有之意。休闲目前已经成为一个城市是否能吸引游客的重要指标,比如成都、杭州等城市,它的整体节奏就是缓慢的,是一个可以慢慢逛、慢慢享受的城市。北京文化积淀深厚,可游览的内容远超其他城市,如何能够让游客也能在北京享受到休闲的生活,是值得我们思考的。
记者:国家对北京四个定位之一是“全国文化中心”,您对于北京作为“全国文化中心”的建设发展有何积极的建议?
Copyright © 2002-2013 奇迹网页版私服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