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迹网页版私服

当前位置:主页 > 变态MU奇迹公益服 > 正文

王潮歌創作需要近乎偏執的追求

作者: 经典奇迹网页版 来源:www.53ART.org.cn 发布时间:2019-08-31

关键词: ┊阅读:次┊

原標題:王潮歌 創作需要近乎偏執的追求

王潮歌創作需要近乎偏執的追求

  對王潮歌來說,藝術創作是非常個人化的,需要藝術家達到近乎偏執的追求。

王潮歌創作需要近乎偏執的追求

  《隻有峨眉山》的劇場都是來自於實景村落。

王潮歌創作需要近乎偏執的追求

  《隻有峨眉山》的劇場都是來自於實景村落。

  十多年前,王潮歌與張藝謀、樊躍打造的以《印象劉三姐》為代表的“印象”系列,開啟了國內實景演出的先河﹔之后她又獨立創造了《又見敦煌》等“又見”系列,重新回到劇場中,但打破傳統演出形式,“消滅”觀眾席和舞台,打造情景體驗演出模式。而這次的《隻有峨眉山》作為“隻有”系列的首次呈現,更是將劇場與舊村落結合起來,觀眾可以在室內室外行進式觀演,看完全部戲劇,要花費6天時間。《隻有峨眉山》戲劇幻城將在9月公演。新京報記者採訪了總導演王潮歌,聊了下她創作這部戲劇幻城的經歷。

  創作

  開疆辟土,保留峨眉山下原住民村落

  最初在創作“印象”系列實景演出的時候,王潮歌並不知道這種演出形式能否活下去。沒有主角、沒有故事,隻有漁民、百姓在一個山水之間表演,觀眾是不是喜歡,王潮歌不知道。作為全國第一部“山水實景演出”,《印象劉三姐》2004年在桂林開演,8個月之后,演出一票難求,座位數從原先的1800個增加到了3700個,一演就是15年,去年有1個億的淨利潤。

  這些成績都不在王潮歌的預料之內,創作的時候她都是由著性子走。“印象”系列實景演出火了之后,全國各地都跟著學,一下子冒出來好幾十個。“我得開疆辟土”,王潮歌與張藝謀、樊躍組成的“印象鐵三角”開始各自單飛,她開始去做“又見”系列,《又見平遙》《又見五台山》《又見敦煌》等,效果超過“印象”系列。今年《又見敦煌》單天演出12場,創中國演出紀錄,四個月票房過億。

  一直以來王潮歌都有一個創作理念——就算抄襲自己也算耍流氓。她認為自己有嚴重的自虐傾向,“一旦停留在舒適區,我就覺得完蛋了,你怎麼用熟悉的東西呢”,她盡量想做出新的東西來,於是一次次地冒險,再次開疆辟土,創作了《隻有峨眉山》戲劇幻城。這個項目的最大亮點就是保留了部分峨眉山下的原住民村落,將劇場與周邊的生態村落結合在一起,打造中國最大實景村落劇場。這個創意算是一次偶得,王潮歌走進這個原住民村落之后,決定將其保留下來,將舊村落變成了舞台的一部分。由50萬片琉璃瓦組成的劇場猶如幻境,這是《隻有峨眉山》中的“雲之上”劇場,除此之外,還有“雲之中”園林劇場和“雲之下”實景村落劇場。

  在王潮歌看來,《隻有峨眉山》能夠為觀眾帶來一次情感上的宣泄。一個外鄉人來到峨眉山,,登上海拔3000多米的金頂,看見佛光、雲海,不得從心底吐出一口氣啊。“其實你想大叫一聲,可能旁邊有同事、朋友不好意思,來,我幫你出這口氣”。

  心態

  絕望和驚恐,這是常態

  雖然之前的“印象”系列和“又見”系列在商業和藝術上都獲得了肯定,但王潮歌在創作《隻有峨眉山》時,心裡還是沒底,不知道能不能成。就在這次採訪前一天,王潮歌工作了18個小時,凌晨1點半的時候,她給劇組工作人員開會,說:“咱們要完蛋了”。駐扎在峨眉山3個月時間,王潮歌每天都緊繃著一根弦,隨時隨地都在經歷絕望,“絕望和驚恐,這是常態”,現場發飆更是成了日常。

  比如,本來說好的在排練前,劇組要將舊影像換成新影像,結果第二天去還是沒有換。王潮歌當場就發怒,一直在罵人,“你知道那個新的影像和舊的影像有很大的差別,裡面的時長、調光都不一樣,你肯定就發火了,不可能好好說話的,我就告訴你做我這行的不可能脾氣好”。

  作為戲劇幻城重要組成部分的舊村落,是王潮歌脾氣爆發次數最多、也是最激烈的地方。王潮歌想把舊村落作為一個特殊的博物館,孩子們在牆上畫的涂鴉,房屋裡的任何東西都想完整保留下來。但是,這個舊村落的房子由於年代已久,很多都是危房,想要保留下來,還要當做劇場演出,必須要遵守建筑規范、運營規范。王潮歌考慮淺了,感覺掉進了萬丈深淵,“根本見不到亮了。”

  為了合乎規范,王潮歌從北京請來了建筑師,診斷每面牆,然后出加固方案。有的用扁鋼帶加固,有的必須用鋼網加固,有的在鋼網加固的基礎上還得噴漿,后果便是牆上的一些畫或者涂鴉就被覆蓋了。王潮歌面臨著保留牆上的痕跡與牆體加固之間的兩難抉擇。在這個矛盾中,王潮歌經常跟建筑師“打架”。

  有一次,王潮歌執意要保留下一面牆,還在牆上貼了張紙條:“此牆不能動”。但過幾天再去看,牆被噴漿了。王潮歌立馬就急了。建筑師連忙解釋,是施工隊沒有按圖施工,自己沒看住。王潮歌不聽解釋,她隻知道時間的包漿再也沒有機會彌補了,牆被刷成新的,那保存村庄也就沒有什麼意義了。那一瞬間,一股巨大的悲傷一下子把她擊倒,感覺到無助、憤怒、絕望,眼淚一下就流了出來。

  形象

  女強人只是職業要求

  如果你見過排練現場的王潮歌,就會發現她與坐在導演椅、拿著對講機的導演不同,她格外好動,在舞台上來回穿梭,有時候會躺在地上親自為演員示范表演,工作起來雷厲風行、風風火火,是標准的外界所稱的“女強人”形象。

  不過,王潮歌卻並不認為自己是女強人,覺得這是職業要求她這麼去做,“就像我是流水線工人,手就比較快,我是一個導演,就會有這樣的表達方法。”作為導演,王潮歌每天要擔心的事情比正常人多很多,舞台機械有沒有問題,影像有沒有問題,演員有沒有問題……當所有問題都狂轟濫炸過來之后,王潮歌必須非常清晰、果決,迅速給出答案,不能出事。這麼多年訓練下來,王潮歌覺得“自己現在可厲害了。”

  王潮歌的這種“厲害”,在工作中甚至表現出有些“獨斷專權”。與工作人員在創作中產生分歧時,王潮歌毫不避諱地說,會以大欺小,以自己的意見為主,甚至不怎麼聽別人的意見。即使自己的意見錯了,也要堅持下去,知道錯了再改。對王潮歌來說,藝術創作是非常個人化的,需要藝術家達到近乎偏執的追求,這個過程中,她會將所有事情想完整,別人是阻擋不了的。如果友好地對待每個人,那這個作品就沒法看了。

加入收藏 查看评论复制给好友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