竣工移交的蒙古国首条高速公路。韩新亮摄(央广网)
日前,由中国政府提供优惠贷款、中国中铁四局集团承建的蒙古国新机场高速公路顺利移交蒙古国政府。这条完全采用中国标准、中国技术建设的高速公路,为中蒙建交70周年献上一份厚礼,成为中蒙友谊的又一标志性工程。
中国标准落地
打造第一条高速公路
7月初,蒙古国首条高速公路——新机场高速公路项目顺利通过验收,等级被评为优良。这条高速公路途经中央省色尔格楞县、阿勒坦布拉格县以及首都乌兰巴托市汗乌拉区,与已建成的中央省宗莫德公路连接,全长32.227公里,路宽32.5米,为双向六车道,设计时速80公里。
回想起开工初期时的情景,中铁四局蒙古国新机场高速公路项目部总工程师郑继介绍说:“项目部针对蒙古国地处高寒地区以及乌兰巴托的地质特点,结合中国标准,设计了耐高温和高寒的方案,施工过程中我们严把质量关,同时加强对路面厚度、压实度、平整度三大要素的控制,最终,整体平整度控制在中国标准0.8以下,部分路段平整度控制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为控制平整度,中铁四局专门从中国国内采购了一款具有世界领先水平的筑路“神器”——中大“变形金刚”摊铺机。项目施工现场副经理杨玉培告诉记者,这款摊铺机摊铺沥青路面最宽可达20米,每天可摊铺沥青2.5公里。它还是一款高科技产品,比如其平整度完全靠安装在摊铺机不同角度的红外线装置控制,误差远远低于规定标准。14.5米宽幅路面,一次摊铺,一次成型,没有中间接缝,杜绝了混凝土离析的发生,而且进度快,完美展现了中国标准、中国技术和中国设备的魅力。
自2017年开工以来,蒙古国政府多次组织相关部门的专业人员到施工现场观摩学习,例如蒙古国道路工程师协会40余人专门来学习沥青下面层施工工艺,奇迹页游SF,乌兰巴托市技术监督局工程师协会30余人来学习沥青上面层施工工艺,蒙古国监理工程师协会组团学习沥青中面层施工并参观项目试验室。
中铁四局合作伙伴蒙古国阿尔吉路桥公司执行经理巴特巴亚尔在蒙古国筑路建桥近30年。他说:“中国企业筑路技术工艺和装备先进。从设计到施工,每个环节都有一套完善的技术标准。中国企业管理人员和技术工人的高职业水准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许多兄弟单位组织来参观学习,不仅是为了了解中国高速公路的工艺和技术,更是为了学习中国建设者的敬业精神。”
展现企业担当
带动当地经济社会发展
“我们虽然只参与建设了这条高速公路中的3.2公里,但其中包括桥梁、涵洞等多种类型,我们从中学到了多项技术和工艺。”首次参与高速公路项目建设的蒙古国巴德拉赫路桥公司总工程师巴德嘎尔说。在中铁四局技术人员的指导下,该公司采用“格宾石笼”技术解决了边坡防护难题,这一技术非常适合蒙古国的地质地貌和气候特点。此外,在双向车道中间安装防眩板,利用太阳能、风能为高速公路摄像头供电等,也都是首次在蒙古国运用。
巴德拉赫路桥公司副总经理赛音苏尔告诉记者,2012年该公司成立时仅有5名工程师,压路机、平地机、装载机等工程机械也不多。2017年与中铁四局合作建设高速公路后,公司飞速发展,如今已拥有20多名工程师、100多名技术工人、60余台各类工程机械,这为公司的下一步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巴特巴亚尔说:“从只能修七八米宽的公路,到现在能修14米宽的公路,中国建设者毫无保留地传帮带,让我们的技术普遍得到提高,我们打心眼里感谢他们。”
3年来,中铁四局与蒙古国30余家企业进行了合作,直接或间接创造千余个就业岗位,培养了公路建设各类专业人才和技术工人,赢得蒙古国政府和合作企业的充分肯定。
践行亲诚惠容
续写中蒙友谊新篇章
高速公路移交仪式上,中铁四局集团董事长张河川说:“蒙古国新机场高速公路是中蒙两国深厚友谊和精诚合作的象征。”
蒙古国交通运输发展部公路政策协调局局长汗德表示:“这条高速公路竣工通车,对蒙古国意义重大。作为蒙古国第一条高速公路,它将极大提升蒙古国的国家形象。我们有了一张崭新的国家名片!”
蒙古国总理呼日勒苏赫去年年底视察高速公路项目时,乘车体验了全线贯通的高速公路。移交仪式上,他称赞道:“这条高速公路不仅为蒙古国民众出行提供了便利,也将为推动蒙古国经济社会发展发挥重要作用。”
上世纪50年代,中国政府为蒙古国无偿援建了一大批基础设施项目,工会大楼、体育馆大楼、中央体育场、儿童艺术创作中心、百货大楼等乌兰巴托标志性建筑至今仍在使用。1958年中国政府援建通车的和平桥,今天仍是乌兰巴托最重要的交通枢纽之一。
中企承建的蒙古国首座互通式立交桥交付使用,中国政府无偿援建的现代化残疾儿童发展中心投入运营,中企承建的蒙古国首条高速公路移交蒙方……在中国驻蒙古国大使邢海明看来,这些重大合作项目一个接一个落地,不仅为中蒙建交70周年献上一份厚礼,续写中蒙友谊新篇章,更是中国落实亲诚惠容周边外交理念的生动体现。
Copyright © 2002-2013 奇迹网页版私服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