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什萨依升起的美丽彩虹
一
“快起来放羊了,别死人似的躺着偷懒。”
被妻子叫了几遍的阿不力孜·买买提一动不动地躺在床上。
此时的他头晕眼花,浑身不舒服,他强烈地意识到他病了,而且病得不轻,他的高血压老毛病又犯了。
帐蓬外,羊饥饿的“咩咩”叫声与妻子的催促声响成一片,几百只羊怎能一天不吃草呢?他知道他不得不上路了,不管身体再难受,每天他都要和妻子到离家30公里的地方去放羊。
这是2004年的8月的一天,秋季的若羌县铁干里克天高云淡,水草丰茂。然而刚到达草场的阿不力孜.买买提便一头栽在地上再也爬不起来,接着一股深红的鲜血从鼻子、嘴巴里冒了出来。
“阿不力孜你怎么了?”妻子吓得不由大叫起来,可此时的草场,别说医院就连人家都见不到。怎么办?这么多羊还等着吃草!妻子只好无奈地赶着羊群重新上路。
“我是不是要死了?”趟了一天一夜的阿不力孜越来越绝望。此时,他想起了自己的父亲和兄弟。
祖辈们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在这里放羊的?他不知道。他只知道父亲、兄弟都在这里放羊,11岁的他就开始与其他五个兄弟山上放羊了。放牧的日子单调而无乐趣,每天追赶着一群羊跑来跑去,晚上几个兄弟挤在一顶帐蓬里,没水、没电,更别提文化娱乐。
“如果能像其他的孩子那样读书该有多好啊?”他实在太向往读书了,向往外面的世界,可学校实在太远了。当年为了读书,年幼的阿不力孜只好一直住在亲戚家里。然而,由于学校设施简陋、生源少,大小不等的孩子全挤在一个教室里,经常上半天放半天,只上到五年级的阿不力孜便休学了。
“如果能有稳定的生活该有多好啊!就再也不用为上学和生病发愁了。”阿不力孜正想着,一股鲜血又喷了出来。
再熬下去非死在这里不可,阿不力孜强撑着爬到马背上,他死死抱住了马脖子,老马识途,见瘫软无力的主人,马一路奔跑,将他送回到了父母的家里。
正在忙碌的父母见到满身是血的儿子不由大吃一惊,可年迈的父母根本无法骑马,只能让小自己十二岁的妹妹骑马去20多公里外的乡里请医生。
年幼的妹妹好不容易跑到了乡里,见着乡干部,由于语言表达不清,要让医生跟着这么一个小姑娘跑到二十多公里的地方去救人,大家都觉得这事不靠谱。
看着两手空空的妹妹沮丧返回,两位老人急坏了,立即写了封信,再次让女儿去乡里求救。
接到信的乡长这才意识到了事态的严重性,他大手一挥:“赶快救人要紧!”立即一辆汽车奔驰在草原上。可汽车才行驶一半,便不得不停了下来,秋季的铁干里克,连日阴雨绵绵,突发的洪水,让汽车根本无法通行。怎么办?司机只好把车停在了路上。
半天之后,汽车终于将阿不力孜接了出来。
此时的阿不力孜已经昏迷不醒,情况十分危急。然而仅凭乡里的医疗条件根本没有抢救能力,但如果此时送往若羌,路途还有400多公里,而且路况极差,几乎要行走一天。
“救人要紧,就到最近的医院!”此时最近的依吞布拉克医院就在新、青、甘、藏四省的交界处,乡长当即立断。
躺在病床上的阿不力孜已经命悬一线,由于辗转反侧,失血过多,情况十分危急,急需输血,而医院没有匹配的血浆,飞奔的汽车再次将消息带回乡里。
“立即组织大家献血!”这位汉族乡长一声令下,自己先挽起了袖子。
在他的带领下,20多名汉族、维吾尔族同志纷纷主动要求献血,经查验,三人血型符合条件,其中一名汉族,两名维吾尔族同志。
三个符合血型的人员再一次被汽车拉往医院,经过医院的及时抢救,阿不力孜终于睁开了双眼。
“如果不是乡政府,我哪能活到今天!”只要一想起那场急病,阿不力孜的眼圈不由地红了。事后,他再三要把钱给三名为他输血的同志,可他们拒绝了。
二
“我也要去当农民!”刚从外面回来的妻子一进门就大声嚷嚷着,弄得正在忙碌的阿不力孜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
2008年8月16日,若羌县人民代表大会正在紧张地召开着。
会议经讨论一致决定:将若羌县铁干里克、英苏、祁曼塔格等五个乡的牧民统一搬迁到新建的塔什萨依村去。会议决定一经下达,立即采取行动,时任若羌县人大主席艾合买提·托乎提亲自带着工作组上山了。给牧民们做思想工作,大力宣传由牧民转为农民的优势与好处。
很快,5个工作组来到5个乡。来到草原,然而工作组没想到搬迁工作远比想像的还要棘手。各种宣传活动大张旗鼓地开展了下去,可牧民们积极性并不高。已经习惯游牧生活的牧民,怎么也接受不了去种地,一时间,牧民们情绪激昂,议论纷纷。无论工作组如何引导,许多牧民依旧拒绝搬迁。
听到消息的阿不力孜整夜未眠,看着激动兴奋的妻子,此刻他比谁都更加理解她。从小在若羌县城长大的妻子,是多么渴望稳定舒适的生活啊!
到底要不要从已生活了许久的博斯坦村搬到陌生新建的塔什萨依去?只会放牧不会种地怎么办?阿不力孜犹豫了。
就在阿不力孜犹豫之即,妻子便闹上了:“我不管,我不要再过这种搬来搬去的日子,我不要再当牧民!我要让我的儿子上学去,我不能让我的儿子将来也当牧民!”
是啊,孩子眼看一天天大起来,孩子一定要上学,再不能像自己一样没知识、没文化!
“若羌县现在大面积种植红枣,那些种植枣树的农民个个日子富得流油,当农民有什么不好,农民生活稳定,收入有保障!”妻子一提起农民便一副十分羡慕向往的表情。
一想到将来孩子的前途,一想到每次患病找不到医院的难处,阿不力孜终于下定决心。
2008年,从山上搬到塔什萨依的阿不力孜,与其它32户搬迁户一道成为了塔什萨依村最早的村民。
从山上放牧到山下种植,一个陌生的职业,一种陌生的生活迎着每一天的太阳重新开始。
每家每户20亩地,3200颗红枣苗,从此,阿不力孜与村民们开始了农民生崖。
“新建的村庄依然一无所有,没水、没电,大片的戈壁、荒滩包围着村庄。”阿不力孜想起了那段艰苦的日子。
风沙成为村庄最大的恶魔,大风中的房屋孤独而又萧条,一场大风刮过,前一天门前才放置的农具、物品,第二天竟然消失不见。黄沙荡荡,傍晚从亲戚家串门回来的阿不力孜,竟然找不到自己的房子了,只有漫天的风沙暗无天日。
“32个单位与塔什萨依32户农民结对!”就在最艰难的时刻,若羌县委、县人民政府送来了贴心的关怀与温暖。
没有生活物品,结对单位送米、送面、送油;没有生产资料,结对单位提供种植技术、肥料;没有围墙,一道道围墙很快拉了起来,温暖瞬间包围了32户村民。
当一轮新的太阳升起的时候,村庄里开始热闹起来。32户人家上百张陌生的面孔,一起劳动,一起生活,人们很快从认识熟悉到互相帮助。
“你家的树没种完我来帮你种,你有困难咱们一起共同想办法!”一种患难真情在村庄里悄无声息地建立起来。
迎着风沙,一棵棵红枣树长起来了,一片片红枣园初具规模。
然而已经开始成长的红枣幼树依然见不到任何收入,怎么办?有村庄的地方就有人的居住。第二批搬迁即将启动,新的建筑队已经进村,施工队需要大量的人工,只要肯出力气,就会有收入。
阿不力孜·买买提和村民们纷纷来到工地打工,一天60元钱,拉线、搬砖,这笔不菲的收入帮助村民们渡过了最艰难的日子。
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