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何莉接手了一项扶贫资金审计工作,需要走村入户调查。她和同事下了长途车之后,大多数时候只能从乡镇驻地步行到村子里,挨家挨户询问。就是这样一步步走来,她们查出了850多万元扶贫资金被闲置的问题。
一年下来,这个审计组整理出来的审计档案超过5万页,如果把这些A4纸堆起来,有3米多高。何莉对本刊记者说,这些材料都是从被审计单位像挤牙膏一样挤出来的,从拿过来到最后完全归档合格,至少要过手十几遍。
正是在这样严格的筛查和比对下,济南特派办2016年共清理出违规问题和管理不规范资金上百亿元。李菁说,“这些钱每一分都是国家和人民的,也都渗透着审计人员的汗水。”
“孩子能够在更加公平的社会里成长”
汗水不会白流。在当前审计机关重点关注的重大违纪违法、重大损失浪费、重大风险隐患和重大履职尽责不到位等问题上,他们都取得了不俗的成绩:
在对京沪高铁第三标段的跟踪审计中,他们查出的一份虚假合同指向了丁书苗,最终牵出了刘志军贪腐大案;
在全国社会保障资金审计中,他们锁定了呼和浩特铁路局王玉文骗取社保资金两千多万元的线索,王玉文被判处死刑缓期两年执行;
他们发现3户医药企业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造成国家税收损失3亿元;
他们发现两个公租房项目没有通水通电,近7700套保障房无法交付使用……
成绩有多大,诱惑就有多大。济南特派办一位老处长曾有一位同学到家里看望他,带了些家乡土特产,他没太在意。隔天,同学打来电话说,受一家被审计企业之托,土特产里放了一些“特别的东西”。他立刻检查同学捎来的东西,发现里边藏着一摞现金,毫不犹豫就把钱退了回去,并向组织报告。
王志伟向《瞭望》新闻周刊记者表示,审计人员不是生活在真空中,常常会面临非法利益的诱惑。为了防止审计人员犯错,审计署设计了一系列约束审计权力运行的内部程序和规定,避免“灯下黑”。
手握权力,带来的不只有表面的光鲜。审计人员受到的恐吓远比他们面对的“糖衣炮弹”要多。一名审计人员告诉本刊记者,曾有人打电话威胁他说,知道他家住哪里,知道他的孩子在哪里上学。言外之意,是如果自己被查出问题,不会放过他的家人。他说:“担心归担心,工作该怎么干还怎么干。”
由于工作表现突出,审计人员也会受到高薪邀请。王志伟介绍说,审计人员都是千挑万选选拔出来的,学历高、业务能力出色、能吃苦耐劳,不少被审计单位在接触过之后都想留下他们。
“很多金融机构开出的待遇是我们薪水的十几倍。更有吸引力的是,,他们如果跳槽,陪伴家人的时间也会更多。”王志伟说,这几年确实有个别干部动过辞职的念头,但没有人真正离开。对此,每个人都有不同的看法:
审计人员邱毅说,“希望通过自己的审计,堵塞住制度漏洞,将来孩子能够在更加公平的社会里成长。”
审计人员汪宇说,“每次看到疑似违纪违法的问题线索,自己都会精神百倍,因为审计代表着正义。”
审计人员陆钧说,“审计人员选择的是一条没有鲜花与掌声的道路。自己的付出,可以让天空更纯净,阳光更灿烂,江河更清澈,社会更美好。”
王志伟说,不离不弃源于对信仰的坚守。因为,身为审计人员,他们不希望经济领域有哪怕一个违法犯罪者漏网。
(记者陈灏刊于《瞭望》2017年第15期,原题《审计“铁军”怎样炼成》,应采访对象要求,文中普通审计人员均使用化名)
Copyright © 2002-2013 奇迹网页版私服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