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情况从春节档情况就能看出少许。今年大年初一观影人次相较去年岁同比下降了 2.11%;平均票价较去年却同比增长了 13.08%。从大年初一到大年初五,票价都保持了 10% 左右的上涨。就是在这样票价保持较大增长的情况下,春节档票房却只和去年基本持平,拿到了 57.46 亿的总票房。
如果说票价上涨的春节档与去年持平还算是喜事的话,那春节档电影票价上扬的苦果就只能由三月的票房来扛 。在有《惊奇队长》、《绿皮书》、《阿丽塔:战斗天使》等多部好莱坞大片的情况下,3 月内地票房收官却极为惨淡。41.42 亿的成绩相比去年同一时期的 51.19 亿减少了近 20%。

▲ 图片来自:《绿皮书》
涨还是不涨,这其实是所有院线都面临的问题。涨价,观众不愿意进电影院买票;保持现状,其它影院新增的银幕也会分流现有的客人;降价,单座的收益则会持续降低。
怎么做都有损失,怎么做都不是最好,这大概也是 2018 各大院线的缩影。银幕急增,竞争加剧,来来往往的观众却还只有那么几个。2018 年,各大影院的平均上座率、单银幕产出、单座收益、场均人次、场均收益等数据均创下了 2014 年以来最低值,平均上座率不足 12.5%,影院们都陷入了生存危机。
据艺恩数据显示,仅 2018 年上半年,退出市场的影院数量就达到了 167 家。而拓普电影智库给出的数据也显示,2018 年前 10 个月倒闭或停业整改的影院已近 300 家。而在 2018 年年底,没有票房入账的影院已经多达 2100 家,占了全国影院总数的五分之一。
对于院线而言,现在已经到了危急存亡的关头。

▲ 图片来自:环球国际影城
竞争激烈,活着不易,也难怪现在各家影院都在想尽办法来提价来赚更多。对于竞争越发激烈的院线而言,什么竭泽而渔、杀鸡取卵的批评都可以忽略,赚钱先活着才是正经事。
影院面临的危机,观众不是不能理解,但这般大幅度的提价,还是非常伤害消费者的信任。
别忘了,超高票价就像是烂片。虽然总有观众买单,但骗观众一次就有一群观众长记性。在电影下映后就能迅速在视频网站接档上线的今天,愿意买一张天价电影票只会越来越少,愿意走进电影院的观众也只会越来越少。

就像愤怒的观众所说的「不惯这些臭毛病!」
分享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Twitter 分享到LinkedIn
扫一扫分享到微信
正在加载中
Copyright © 2002-2013 奇迹网页版私服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