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撞车》 [美]詹姆斯·巴拉德著 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2009年9月
“在听了这么多道路安全的宣传后,让我自己出个车祸几乎是件令人宽慰的事。”
引言出自英国著名小说家詹姆斯·巴拉德那部颇具争议的小说《撞车》。这位作家其实和中国颇有渊源。巴拉德1930年出生在上海租借区,十余岁时曾被日军集中营一关三年,这给他心灵留下很深的烙印,奠定了一生的创作基调:忧伤、阴郁、机械、绝望、虚无、末日启示般的故事内核……当然还有些小色情。他因此被誉为“数字朋克”(Cyberpunk)文学导师。2009年4月19日,奇迹页游SF,巴拉德因病去世,享年78岁。
巴拉德去世,并不仅仅是文学界的损失。任何一个对后朋或是New Rave音乐有兴趣的人都会知道,巴拉德对音乐人影响巨大。在Klaxons凭借着他们的第一张专辑红透半边天之时,评论家们对这张专辑的评价就是“Ballardian”。这个由巴拉德名字衍生出来的形容词已经被收入柯林斯词典,用来表示和巴拉德小说中景象相近的反乌托邦现代感。
巴拉德早年以反乌托邦的科幻小说扬名,他重新定义了科幻小说,赋予它灵魂和良知。而就是这种做法,让文学,音乐,时尚以及心理学都找到了共通点,并将他们紧密地联系在了一起。《撞车》是他创作生涯中至关重要的一部作品,亦是昔日科幻小说新浪潮的丰碑著作之一。1964年,巴拉德痛失爱妻,穷数年心力写出一部小说《至恶的大体解剖展览》,仿佛一把黑暗帝国的匕首,径直刺向读者的精神宇宙。而《撞车》正是从其中一章衍生而出。据说1973年《撞车》完篇之后,纵然是在以“文化前卫”著称的英国,亦遭到多家出版社的拒绝,有的地方甚至建议他去咨询心理医生。但时隔三十余载,这部融合性、科技、精神分析、恋物的作品,自然而然早就成为了文学经典。1996年,加拿大导演大卫·柯南伯格(David Cronenberg)独具慧眼,将这部小说拍成同名电影,捧回了戛纳国际电影节的特别大奖。
这部作品,没有时间、没有地点,只有车和对车祸着迷的人。
担当电影摄影指导的主人公巴拉德是个性欲旺盛的人,和妻子凯瑟琳一直寻找着新的性刺激。在一次意外撞车的过程中,巴拉德结识了被车撞伤的医生冯,又经过冯而认识了“撞车俱乐部”的一些人。亲身经历一次车祸之后,人的心理开始有了微妙的改变,巴拉德渐渐从平淡无聊的生活之中,找到了适合他的事情,那就是——撞车。他和一群兴趣相似者结伴去观看、去模拟甚至去制造车祸。藉由一次又一次的极度紧张,来体验那种难以言喻的快感,自男女而男男、女女。如此疯狂的举动,使巴拉德夫妇深受震撼,渐渐深陷其中,忍不住踏上这奇异而又疯狂的性欲之旅,从被动的体验变成了亲自开车“猎艳”……
现代工业社会的标志是高速公路,而几乎所有人都被之异化成了机器。所有的活动,特别是“性”,统统丧失了人和人之间爱的前提。而小说展现的这一团体更是走到极端。他们需要通过工业文明的伟大发明——汽车的相撞,来满足各自的病态欲望。整部书被异性、同性和其他一些怪诞的性幻想和性隐喻所笼罩,机械对肉体的敌视演绎出的是机械和肉体欲望的高度和谐。借助机械和机械对肉体的伤害来释放、体验最大限度的高潮,这恐怕是所有飙车族心里最深处的秘密。是的,唯有撞击,才能使肉体突破常态下的藩篱,臻至一种非正常形态的境界。
“机械和性”本身就是一个奇特的、有很强政治隐喻的主题。将性爱和车祸紧密结合,惊险之后,用媾和来释放过多的肾上腺素。所有事情的发生都具有后工业社会的普遍和自然之感:生理的恐慌、性的不安和过度科技化。若我们的目光仅仅囿于性爱和车祸,那势必难以理解这样的一种生活状态,以及这个群体中异性和同性的各种无法解释、缺乏理由的性爱甚至乱伦行为。而我们一旦跳出形式,参照佛洛伊德对性的解释,就可以把这部影片理解为对人性的讨论:车和车祸都很容易让人联想到工业文明。因而其主题显然可以理解成工业文明对人的异化。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Copyright © 2002-2013 奇迹网页版私服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