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迹网页版私服

当前位置:主页 > 网页版木瓜奇迹 > 正文

新时期·新世纪·新时代(2)

作者: 经典奇迹网页版 来源:www.53ART.org.cn 发布时间:2019-11-26

关键词: ┊阅读:次┊

  伴随新的精神价值层面的拓展,赣南革命历史题材创作也呈现出红色写作的多重美学风格追求。在经历了新时期创作的繁荣后,赣南的红色创作也曾经历了一段徘徊时期,拥有红色题材这个得天独厚的优势,却苦于未能产生在全国有较大影响的新作,特别是在20世纪90年代后期,全国革命历史题材创作已发生明显转型,赣南的创作却仍一度拘泥于某种风格定势。

  新世纪以来,伴随着革命历史题材新的精神气质的开掘表现,艺术家们开始直面革命历史本身蕴涵的多重气质,其实这本来就是赣南红色写作理应表现出的与众不同之处。革命理想主义的浪漫崇高和敌我斗争的惨烈悲剧交错涌现,甚至包括族人、亲人、爱人间的刀戈相向,同志、战友、同盟间的猜忌屠戮;还有革命高潮与低潮起伏变幻,苏区留守者(特别是妇女、老人和孩子)既有浴血坚持的悲壮,也不乏感天动地的悲歌……新世纪以来的赣南革命历史题材作品很难再以某种单一美学风格进行命名,展现出丰富而立体的美学追求,大大扩展了创作的审美意蕴。

  以赣南革命历史题材创作在新世纪收获最丰、影响最大的舞台剧创作为例,《八子参军》《永远的歌谣》先后获中宣部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无论是《八子参军》用“母子情”串联杨家八子前赴后继走向革命、走向牺牲的悲壮历程,还是《永远的歌谣》以超越阶级情感的人间大爱讴歌苏区干部好作风,无一例外延续了革命历史题材中的“赣南主题”——党和人民、苏区群众与苏维埃政权的血肉相连、鱼水情深。更为重要的是,两部作品都在新时期以来人性关注的深度和广度上有重大突破,美学风格也呈现更为丰富的样态。《怀胎歌》是《八子参军》的点睛之笔,悠长深情、感人肺腑的地域民歌曲调,将生命孕育的漫长和艰辛表达得淋漓尽致,一次又一次、一个又一个生命的消亡,与生之不易庄严对接,铁血男儿踊跃参军、壮烈牺牲,为人母者盼子团圆却等来无尽哀思。然而,血泪未干、革命尚未成功,为了天下穷人能过上好日子的美好愿景,仍要继续送子从军。战争,虽是生命的毁灭,却又是正义与道义的担当。同《八子参军》极尽“生”与“死”之间的张力来制造戏剧冲突异曲同工,《永远的歌谣》“苏区干部好作风,自带干粮去办公。日着草鞋干革命,夜打灯笼访贫农”,同是一曲歌谣,在“自”与“公”的对立冲突中,来自乡亲生命养育、来自苏维埃政权给予人的解放的苏区干部形象,在人性层面有血有肉地立起来。更难得的是,《永远的歌谣》书写了一段来自分属不同阶级的男女主人公荡气回肠的爱情戏,在红色文艺人情人性表现上做了大胆尝试,大大提升了赣南革命历史舞台剧创作的人性高度。

  当然,“新时期”不仅是用来超越的,更是作为一种有机积淀,孕育和催生新世纪赣南革命历史题材创作向前掘进。“革命”与“乡土”有机交融的传统,便是新时期赣南红色文艺创作留下的宝贵经验财富和独具赣南印记的艺术风韵。

  三

  今天,滚滚历史巨轮已将我们带入新时代,赣南的文艺工作者依然执着而坚定地行进在红色题材创作的道路上,而且越来越多的艺术家意识到这是一座创作的富矿。2011年之后,连续四届中国革命历史题材创作研讨会在赣州举办。2017年,江西省中国革命历史题材文艺创作研究中心揭牌成立仪式暨首届红色记忆高峰讲坛在赣州举行。这些红色文艺研讨平台与创作构成双翼互动,极大地发挥发掘赣南红色文化资源优势,引领赣南革命历史题材创作在历史的厚度、人性的深度、哲学的高度以及艺术表现手法的多样性方面不断前行,并持续辐射出其在全国的影响力。

  当然,新的时代,对文艺工作也提出了新要求。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所指出的“现在,文艺工作的对象、方式、手段、机制出现了许多新情况、新特点,文艺创作生产的格局、人民群众的审美要求发生了很大变化,文艺产品传播方式和群众接受欣赏习惯发生了很大变化”,赣南的革命历史题材创作理应充分顺应新时代大潮,在创作门类多元化、传播手段现代化、艺术受众年轻化等方面做出新的努力。

  2017年,赣州文艺史上第一部长篇电视动画系列片《红游记》作为建军90周年献礼片陆续在各大电视台及网络平台播放。全剧26集,每集12分钟,结合少年儿童的审美习惯和视觉文化特点,精选了《一苏大》《阅兵》《红井水》《开天窗》《八子参军》等26个发生在共和国摇篮瑞金的红色革命故事,通过孩子的视角,生动再现苏区时期干部群众鱼水情深的感人故事。这是一次新时代赣南革命历史题材创作在文艺表现对象的历史性、与受众的当代性之间进行良性沟通,从而扩大红色题材作品的受众面的尝试和探索,也指向新时代赣南革命历史题材创作寻求新突破。

  2019年,举国上下热烈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电影《八子》上映。这是一部完全不同于采茶歌舞剧《八子参军》的作品,虽然两部作品的精神气质一以贯之——艺术地再现苏区人民义无反顾送儿当红军的无私奉献、家国大义情怀,抒写苏区群众用生命捍卫、用生命回馈代表人民利益的苏维埃政权的鱼水情深,表现了苏区百姓一心跟定为人民谋幸福的共产党、保卫得之不易革命胜利果实的朴素却无比坚定的理想信念。但电影《八子》的震撼,不仅来自红色故事的“硬核”,更因为它用“最电影”的方式来表现红色故事。电影与现代工业、现代科技密不可分,如何吸引在视听冲击熏陶下成长的当代电影观众,打造符合当代电影创作规律的红色作品,这是电影必须面对的巨大挑战。《八子》回归电影的影像语言,故而将战争戏推至前台。120分钟叙事,战争场面比例超过80%,整部影片将电影的本体性叙事——视听语言发挥到极致。电影《八子》的艺术史意义或许正在于此。它是赣南革命历史题材创作在新时代的一次积极探索,这部作品从赣南革命历史题材最具标识性的文体——小说、采茶歌舞剧等传统艺术门类中突围出来,用极具现代感的艺术形式和艺术传播手段完成革命历史题材新叙事的需要,也许不够完美,但毕竟是开始。

加入收藏 查看评论复制给好友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