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迹网页版私服

当前位置:主页 > 1.03H复古奇迹页游 > 正文

北京城市副中心网页奇迹私服:高质量规划建设 防“城市

作者: 经典奇迹网页版 来源:www.53ART.org.cn 发布时间:2019-02-03

关键词: ┊阅读:次┊

  2018年年底,《北京城市副中心控制性详细规划(街区层面)(2016年~2035年)》获得批复,成为北京城市副中心建设发展的蓝图。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以城市群为主体构建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城镇格局。这为新时代我国推进新型城镇化指明了方向和路径。当前,我国城镇化进程已进入中后期。数据显示,2017年,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58.52%。与此同时,交通拥堵、环境污染等“城市病”成为困扰城市发展的突出问题。

  “引导城市副中心建设走上一条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建设一个没有‘城市病’的城区。”1月11日在国务院新闻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北京市副市长隋振江表示,建设没有“城市病”的北京城市副中心是为北京解决“大城市病”作示范。

  区域共进避免同构发展

  “一张蓝图干到底的首要任务是看懂蓝图,找到自己和总体蓝图对接的方位,正确把握自己承担的使命和蓝图的战略意图。”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原校长、经济学教授文魁在谈论区域协调发展战略下的京津冀时这样说道。

  为把“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融入到北京城市副中心的规划建设中,紧密围绕疏解非首都功能这个“牛鼻子”,12个国际知名团队参与了北京城市副中心的城市设计工作,有关专家领衔相关专题研究、专项规划和设计导则的编制,最终在控规层面实现各个专项规划的全面对接、统筹融合,力争处理好北京城市副中心与中心城区、廊坊北三县地区、通州全区等的关系,实现区域共进和协同发展。

  北京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委员会总规划师、北京市规划院院长施卫良说:“在处理好‘一核两翼’,特别是北京城市副中心和雄安新区的关系上,要重视差异化发展、协同共进,避免同构发展。”

  高标准打造精品城市

  建设高质量的精品城市,不可能一蹴而就。

  隋振江表示,引导北京城市副中心建设可持续发展,要着重预防“城市病”。一是要更合理地确立城市布局和结构,以和谐宜居为标准,将人口密度控制在0.9万人/平方公里以内。当前,核心区存在人多、密度大、交通拥堵等问题,需要在城市布局上进行合理控制。二是要优化生产、生活、生态空间结构,大幅度提高生态空间规模。北京城市副中心有40%是生态空间,一般新城没有这样高的生态空间规模。三是要建立良好的职住关系,将产业用地和居住用地比例从目前的1∶1.3调整到1∶2,到2035年基本实现“在副中心工作、在副中心居住”的目标。此外,鼓励功能兼容和复合利用,就近满足居民工作、居住、休闲等需要;完善住房体系,建立完善的住房保障体系和商品住房调控体系;实现居住区与重点功能区轨道交通一次换乘便可到达。

  北京市交通委员会副主任、新闻发言人容军表示,要促进新老城区功能融合,实现更有创新活力的经济发展,吸引本地居民就业回归,形成更均衡的职住关系。此外,要加强城市建设强度管控,以主导功能为统领、以轨道交通为导向,划定规模适度、紧凑集约的分区。

  据悉,到2035年,北京城市副中心绿色出行比例将达到80%以上,内部通勤时间将控制在30分钟以内。为此,北京城市副中心将建设一条功能复合、布局均衡、地上地下空间一体的设施服务环,有效串连地上公共服务;建设连续贯通的环形绿带和慢行系统;高效集成地下基础设施,依托轨道交通环线串连公共服务节点,鼓励轨道车站采用“阳光厅+无缝换乘”等方式,加强轨道车站周边一体化建设,提升土地复合利用水平、提高土地利用效率。

  “这些是有效缩短通勤距离、减少通勤时间、吸引市民更多选择绿色出行的前提条件。要把更多的空间交还于人,真正构建以人为本的交通系统。”容军表示。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原院长李晓江认为,要立足治理北京“大城市病”的大局,推动通州区与北三县地区协同发展。北京市的发展有很强的外溢效应,在河北省范围内出现了围绕北京市域范围边界贴边发展的趋势。因此,应采用共管、共享、共同发展的方式,让北三县服从京津冀协同发展和北京治理“大城市病”的大局,适度发展、恰当发展。一是共管。在空间开发、土地开发、城市发展、产业发展等方面建立共管概念,实现齐抓共管。二是共享。要提升北京周边地区的公共服务水平,通过支教、联合办医等办法,快速提高北三县的公共教育和公共医疗卫生水平,让居民有获得感。三是共同发展。要把握发展的内涵,私服奇迹MU变态版,既要解决北三县的经济社会发展问题,又要满足老百姓(603883,股吧)对美好生活的需要,同时还要最大限度地减少对北京可能产生的压力。

  施卫良坦言,建设没有“城市病”的城区要认识到“城市病”的长期性和复杂性,不能毕其功于一役,而是要将工作持久做下去。“目前,通州区与城市副中心的目标还有一定差距,‘城市病’问题仍然存在。面对建设新时代精品城市的目标,后续规划建设管理工作时间紧、任务重、标准高,这就要求城市副中心不能再走老的发展道路。”

  为可持续发展留白

  未来,围绕对接中心城区功能和人口疏解的目标,北京城市副中心的建设要算好总体账、结构账、分区账,发挥疏解非首都功能的示范带动作用,打造中心城区功能和人口疏解的重要承载地。

  北京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委员会党组书记、主任张维指出,北京城市副中心也要做好自身疏解工作,严控人口规模和城镇开发强度。此外,还要划定战略留白地区,为重大发展和重大项目预留空间,以提高适应性和包容性。

  “按照高质量发展的要求,建设一座千年大计的城市不能一蹴而就,这就要求我们精心打磨、精心谋划、高水平规划、高标准建设、高质量管理。规划期内,对一些没有看清楚的用地采取战略留白的方式,等将来思考清楚了再安排建设。”施卫良说道。

  北京城市副中心并不是一张“白纸”,还要处理好未来蓝图与现实情况之间的关系。隋振江指出,要以新促老、新老融合,开展老城双修,即生态修复和城市修补,弥补老城功能上的不完善,让百姓有实实在在的获得感。

  据北京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新闻发言人李素芳介绍,2019年,北京市计划完成投资750亿元左右,集中推动交通和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生态环境、信息化和智慧城市等领域240余项重大工程的建设。

  近年来,北京市持续加大重大工程项目的组织实施和推动力度,以项目优布局、提功能,助力城市副中心高质量发展。

加入收藏 查看评论复制给好友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