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来源:每日经济新闻记者 张建 摄(资料图片)
8月29日,随着一架从成都飞来的空客A320飞机平稳降落,位于四川宜宾的五粮液机场首次试飞成功,离成为“川滇黔结合部最大的区域性机场”更近一步。
不少人也许还记得,早在2012年“五粮液机场”这个名字首次出现之时,就曾引发巨大争议。城市机场到底该不该以企业命名?当时,宜宾方面回应时,特意搬出相隔不远的遵义茅台机场,力称自己“绝不是全国第一家以企业命名的机场”。
无独有偶,最近,因原有规划“已不能满足发展需求“,茅台机场也启动总规修编。这距其2017年10月底正式通航,还不足两年时间。这一次,茅台机场提出的目标是,“贵州第一、全国一流、世界知名”的中型商务机场。
两座以酒命名的机场,除了说明两家白酒企业“财大气粗”,也在很大程度上反映出两座城市对这两家“巨无霸”的高度倚重。
当下,白酒行业仍处在上升通道。尤其是以茅台、五粮液为代表的高端白酒,股价均创下历史新高。其中最为瞩目的是,茅台仍在“封神“之路上狂飙突进,总市值已飙至1.43万亿元,几乎相当于贵州2018年全省GDP(1.48万亿元)。
与此相应,遵义、宜宾等以酒闻名的城市,GDP也一路攀升。但问题在于:对于这些中小城市而言,如果太过依赖“一瓶酒”,一旦喝高了,会不会拖累城市发展后劲?
茅台“撑起”的城市茅台酒,因产于遵义赤水河畔的茅台镇而得名。去过茅台机场的人,很难不对机场大门外那尊高达47.75米的“飞天茅台”酒瓶产生印象。有网友评价:“整体视觉效果非常震撼,一股磅礴的气势冲天而起。”
作为一座GDP刚刚迈过3000亿元大关的城市,茅台对遵义的经济贡献究竟有多大?
以2018年数据为例,该市规模以上工业中,酒的制造业增加值占比就达68.9%,是当之无愧的“第一”支柱产业。
图片来源:遵义市统计局
公开数据显示,目前遵义共有白酒企业1400余家,规模以上企业117家。不过,虽然坐拥茅台、国台、珍酒、董酒等知名品牌,但真正撑起遵义经济“半边天”的,还是茅台。
从税收贡献来看,2018年,贵州省、遵义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分别为1726.80亿元、252.14亿元,其中税收收入分别为1265.97亿元、201.71亿元。而根据茅台集团今年初“上交税收约占全省税收收入总额14%”的说法,其对贵州及遵义财政收入贡献之巨,可见一斑。
2018年初,遵义统计部门官网还在一篇经济分析中提到:在茅台量价齐升拉动下,遵义白酒业增长34%,工业增加值增长14.1%,财政总收入涨幅更高达56.1%,排名全省第一。
不过,如果剔除茅台所在的仁怀市,遵义其余区县财政收入增速仅6.9%,只是仁怀的零头。
正是因此,作为贵州省内经济体量排名第二的城市,遵义看似不显山不露水,近年经济增速却持续领跑全国。
在全国GDP百强城市中,自2015年起,遵义就在该榜单中保持增速第一。2015-2018年间,遵义GDP增长率一直保持两位数增长,分别高达13.2%、12.4%、12.1%、10.4%。今年上半年,遵义再次以9.3%的增速,位居GDP百强城市增速榜首。
如今,茅台在白酒行业可谓“一骑绝尘”,风光无两。不久前,遵义市工业和能源局副局长徐德声在公开场合透露,目前遵义白酒以占全国3.1%的产量,创造了全国白酒14.5%的销售收入和42.8%的利润,盈利能力多年蝉联全国白酒产区首位。无怪乎有网友感慨:“一瓶茅台酒,撑起一座城。”
“酒都”们的崛起目前,中国最知名、分布最密集的两个白酒厂区,主要为苏皖豫三省北部交界黄淮白酒带和川黔白酒带。
2017年上海国际酒交会,中国酒业协会评选出“世界十大烈酒产区”,除苏格兰、干邑、波多黎各、瓜达拉哈拉外,剩余6席全部在中国——宿迁、亳州、遵义、宜宾、泸州及吕梁。
与遵义类似,白酒也是这些“酒都”的重要经济命脉。在白酒行业的上升风口,城市也迎来属于自己的“黄金时代”,迅速崛起。
数据来源:wind 整理制图:城市进化论
2017年,五粮液集团所在的宜宾66户规模以上白酒企业主营业务收入达1036.36亿元,成为我国六大白酒产区中,首个超越千亿元的白酒产区。2018年,这个数字进一步增长至1137.74亿元,占到宜宾GDP(2026.37亿元)一半以上。
今年上半年,五粮液市值从年初1862亿元上涨突破5000亿元,涨幅超过160%,居行业第一。与此相应,宜宾GDP也首次在半年内破千亿达到1045.14亿元,居全省第4;同比增速9.5%,居全省第1,分别高于全国、全省3.2、1.6个百分点。
同样,2013-2017年间,泸州GDP总量累计增长40%,白酒产值却累计增长127%,白酒对GDP的贡献也由30%提升到50%左右。从泸州经济表现看,省内经济排名不断攀升。2013年排名第8,2015年升至第6,2017年更是直接冲进“1500亿俱乐部”。
Copyright © 2002-2013 奇迹网页版私服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