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多规合一”:建立奇迹页游私服体系
本报记者 张妍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赋予城市规划部门综合规划协调职能,做好“多规合一”工作,搞好省域城镇体系规划修编试点。近日,记者采访了吉林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总规划师王斯伟,从城市规划角度进行了深入解读。
王斯伟说:“这是我省第一次提出‘赋予城市规划部门综合规划协调职能’。以此为引领,才更容易实现城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围绕这一职能,王斯伟谈了自己的理解:
第一,完善区域协调机制。全面建设中部创新转型核心区、东部绿色转型发展区、西部生态经济区,编制并实施长吉都市区、中部城市群、长平经济带(长春-公主岭经济合作区)、白通丹经济带、环长白山发展带、延龙图珲组合城市等跨行政区区域规划,建立跨市域规划协调机制,促进城市协同发展。建立省际边界规划协调机制,推进与辽宁、黑龙江交界地区设施互联互通,深入实施长吉图战略,积极谋划向北开放和白齐兴生态经济合作区建设。
第二,创新规划实施机制。建立规划刚性传导机制,将城市总体规划强制性内容和相关要求,落实到控制性详细规划、近期建设规划、年度实施计划和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年度计划和专项规划中,确保规划执行到位。建立城市体检机制,适时开展城市总体规划的阶段评估、年度评估、专项评估,总结实施成效,研究存在问题,提出完善建议,相关结果向同级人大和规划审批机关报告,及时纠正规划与实施偏差。
第三,健全规划督查机制。探索专职专办、能力适应的规划督察员派驻制度,加大规划督察力度。加强过程监管,通过许可信息比对、遥感图斑监测、督察员实地核查,对城乡规划实施情况实行事前、事中、事后全过程监督。实施规划备案制度,逐步开展对城市近期建设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的备案审查,确保符合上位规划要求。加强规划实施的考核和审计监督,将规划实施情况纳入地方政府考核内容,将规划实施管控情况纳入地方政府主要领导干部离任审计内容,落实城乡规划责任追究制度。
第四,改革规划管理机制。建立省级奇迹页游私服协调机制,强化省级规划统筹管理职能。鼓励市县整合部门规划职能,统一行使奇迹页游私服编制事权,探索项目审批多规联动。进一步强化乡村建设规划管理,加强乡村农房建设管理、美丽乡村建设、农村环境整治和传统村落保护等工作,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
第五,建立规划信息平台。统一基础数据标准,分级建立奇迹页游私服数据库和信息平台,促进省市县规划管理信息系统协调一致、互联互通。扩展规划管理信息平台功能,发挥平台在项目调度、过程监管、统计分析、风险预警、社会服务等方面作用。
“城市规划部门有了综合规划协调职能,才能实现以‘多规合一’为指引,以‘一张蓝图’为统领,,统一城乡规划体系。”王斯伟说。
编制统一的全省空间类规划,建立统一的全省空间管控体系,需要整合目前省级各部门分头编制的各类空间性规划,明确省域空间发展战略、省级事权管控的空间区域及管控要求、市县奇迹页游私服主要控制指标等,应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摸清、系统分析省域空间本底条件,统筹各级、各类空间性规划,立即着手编制统一的全省空间类规划,划定城镇、农业、生态空间以及生态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城镇开发边界。建立省级奇迹页游私服信息平台,构建统一的空间管控体系,为加快建设幸福美好吉林,提供科学的奇迹页游私服依据。
开展全省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的编制工作,各地党政一把手要亲自挂帅。城市战略要落实国家意志,发展目标要与“两个一百年”及“两步走”相衔接;空间格局要尊重自然基底,要彰显城市特色,要坚守空间底线;要素配置要解决各项设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要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要求。落实“多规合一”,衔接各专业规划,整合各类保护边界,形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一本规划、一张蓝图。划分省市县政府事权,明确各级政府管控重点,确定可追溯、可考核的指标体系,形成满足分级审批和政策条款要求的规划成果,实现编制、审批、监管紧密衔接。以城市设计为手段,明确城市特色定位,确定城市风貌特色,保护自然山水格局和历史文化遗存,优化城市形态格局,明确公共空间体系,凸显白山松水等地域民族特色风貌,重塑城乡特色。
规划工作的最终目的是以“提升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为指引,不断改善城乡人居环境。王斯伟对此又做了进一步的解读。
开展城市功能修补。填补基础设施欠账,大力完善基础设施,加强公共设施建设。统筹规划建设城市公共服务设施。增加公共空间,拓展公共空间。改善出行条件,鼓励城市居民步行和使用自行车出行,大力发展公共交通,规划建设地下停车场、立体停车楼,增加停车供给。
实施城市生态修复。开展城市山体修复、水体治理和修复,综合整治城市黑臭水体,因地制宜改造渠化河道,重塑自然岸线和滩涂,恢复滨水植被群落,增强水体自净能力。完善绿地系统,沿公路、铁路等交通干线建设生态绿廊,沿河湖水系建设生态、景观功能艰巨的滨水绿带,建设城乡休闲游憩型绿道网络,因地制宜建设湿地公园、雨水花园等海绵绿地。
提升城乡文明程度。加强规划管理与社会管理对接,保持规划管理单元与社会管理单元相统一,促进设施布局规划与社会管理需求相一致,为文明创建提供支撑和保障。加强城市更新与社区治理对接,推广社区规划师制度,引导公众支持、参与社区建设,共谋社区发展,共管社区环境,共建社区秩序,增进邻里和谐。加强美丽乡村建设和乡风文明对接,坚持乡村环境“硬件”与精神文明“软件”建设同步推进,建设便民服务、文化休闲、娱乐健身等村民综合活动场所,培育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加强村庄宅间地等公共空间治理,营造向上向善的乡风民风。
Copyright © 2002-2013 奇迹网页版私服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