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迹网页版私服

当前位置:主页 > 1.03H复古奇迹页游 > 正文

专家带你看“规划纲要”,粤港澳大湾区为什么与众不同?

作者: 经典奇迹网页版 来源:www.53ART.org.cn 发布时间:2019-02-25

关键词: ┊阅读:次┊

近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引发关注。

专家带你看“规划纲要”,粤港澳大湾区为什么与众不同?

资料图:广州CBD金融区 来源:视觉中国

首先我们先了解一下什么是湾区。湾区首先是一种自然状态,工业化以来,湾区或是沿海大都市成为城市化的主体。从全球范围来看,全球有60%的经济总量集中在入海口,75%的大城市、70%的工业资本和人口集中在距海岸100公里的地区。

与此同时,世界级湾区还一直主导着全球科技创新的方向,是国际大都市群发展的标杆,孕育了不少领导全球创新潮流的科技企业。

以三个世界著名湾区为例:

旧金山湾区:主导产业是信息产业和生物医药,最有代表性的是硅谷;

纽约湾区:核心产业是金融,文化艺术产业也很发达;

东京湾区:代表产业是高端制造,造船、钢铁、汽车、精密仪器等在世界上具有重要地位。

而此次《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也更加强调科技创新在区域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具体到粤港澳大湾区而言,粤港澳大湾区包括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广东省广州市、深圳市、珠海市、佛山市、惠州市、东莞市、中山市、江门市、肇庆市(以下称珠三角九市),总面积5.6万平方公里,2017年末总人口约7000万人,是我国开放程度最高、经济活力最强的区域之一,在国家发展大局中具有重要战略地位。

专家带你看“规划纲要”,粤港澳大湾区为什么与众不同?

港珠澳大桥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根据印发的《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粤港澳大湾区有五大战略定位:

充满活力的世界级城市群;

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国际科技创新中心;

“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支撑;

内地与港澳深度合作示范区;

宜居宜业宜游的优质生活圈。

那么粤港澳大湾区和世界其他三大湾区相比,有何优势?又和国内其他城市群(比如长三角、京津冀)有何不同?城市群又该如何引领科技创新?备受瞩目的金融市场又有着怎样的机遇?

粤港澳大湾区有何不同?

粤港澳大湾区的战略定位之一是“充满活力的世界级城市群”,我们就从“大湾区”和“城市群”两个角度来看粤港澳大湾区有何不同。

说到大湾区,很多人首先会对标世界其他三大湾区,从数据上来看,粤港澳大湾区面积更大、人口更多、经济增速更高,规模优势十分突出。但粤港澳大湾区的人均GDP、服务业水平以及世界五百强企业数量等指标与世界三大湾区相比仍存在差距。

专家带你看“规划纲要”,粤港澳大湾区为什么与众不同?

图片来源:中新网

新加坡国立大学东亚研究所所长郑永年则认为,粤港澳大湾区对标的不应该是这三大湾区,而应该是欧盟、北美自由贸易区、TPP。因为“和这些地区类似的是,粤港澳也面临资源整合的问题”。

在郑永年看来,内地、香港、澳门各自面临发展瓶颈:内地要告别以往的粗放发展模式,需要各方面的创新;香港的制造业已经转移到珠三角了,只剩下金融服务业,面临发展瓶颈;澳门则是产业单一。

但这些问题可以通过把三地要素结合起来进行解决。“这就和欧盟内部很像,分散开,各自力量不算强;合在一起,人员、资本、技术,全要素流动起来。”

再看城市群概念,粤港澳大湾区之外,我国还有其他城市群,比如京津冀、长三角等,北京大学汇丰商学院实践教授、香港国际金融学会创会会长肖耿认为,和其他城市群相比,粤港澳大湾区与众不同的主要原因是“它已经有了香港这个全世界最优秀,也最发达的国际金融中心。其他城市虽然也在向国际金融中心发展,但是它们是很难在五年、十年、二十年之内完全赶上和超越香港的。所以香港就变成一个非常重要的能给粤港澳大湾区带来核心特色的比较优势。”

再聚焦到此次公布的《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本身,思客对“纲要规划”全文(共2.65万字)进行了“关键词”文本分析。根据ROST内容分析系统检索,“合作”、“创新”和“科技”等关键词的频次最高,其次是“国际”、“文化”、和“金融”。

专家带你看“规划纲要”,粤港澳大湾区为什么与众不同?

数据来源:ROST内容统计系统

通过高频词的分析,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对《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进行解读。

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该如何引领科技创新?

中国城市和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研究员冯奎认为,依靠创新和灵活机制,降低制度交易成本以形成“合作红利”,是各方需解决的创新型难题。

从创新出发,冯奎从四方面提出了如何使合作红利最大化。

首先,要使创新要素能够充分流动。从推动节奏来看,内地城市应有时间表实现全方位向港澳人才开放,港澳则应创造条件有序向内地人才开放。广东省目前已推出“人才优粤卡”,可在此基础上,扩大港澳居民享受市民化待遇的对象与内容范围。大湾区要率先推进专业人员资格的互认。结合自由港政策的扩展,促进商品货物特别是科研器材通关便利化。要探索人民币、港币、澳币汇率合作机制,率先实现科研创新经费出入境自由流动。

其次,要培育壮大创新型产业体系。充分研究第四次科技革命与产业革命的前沿,确立大湾区科技产业发展重点方向。旧金山湾区、纽约湾区、东京湾区的制造业比重在5%-15%之间。大湾区珠江三角九市的制造业比重为60%。政府应积极推动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发展,发展数字经济,形成大湾区创新经济的特色竞争力。推进科技研发、实体经济、人力资本、金融资源协同发展,形成创新型产业链条。推广新一代信息技术在湾区的应用,建设智慧湾区、智慧科技走廊、智慧社区等。发挥港交所、深交所的作用,推动金融资源顺畅进入实体经济,支持新经济、新技术、新模式、新业态。

然后,要放大创新平台的作用。瞄准新一轮科技革命、产业革命的前沿问题,鼓励港澳与内地城市前瞻性地共建国际化的科研平台、联合实验室等,开展专项研究。布局建设一批创新中心、科技产业园、创新研究院、创新工场。充分发挥中央政府部门的协调统领作用,在港、澳与内地城市建设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重点工程项目平台的伙伴实验室。世界级创新中心必然是知识产权易活跃的区域,提升广州知识产权交易中心、深圳专利展示交易平台等功能,建设对创新具有引领性的知识产权服务平台。

加入收藏 查看评论复制给好友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