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访整理/卜乐
?
“莫拉克”之后,
台湾改变了什么
对于台湾而言,几乎主要的灾害类型都具备了。从天然灾害来看,有台风、豪雨、地震,甚至形成衍生的土石流,无一不缺。对于人为灾害来讲,因为过度开发加之诸多工业区,台湾整体环境逐渐恶化,空气污染状况频发。在台湾,或许每个地方都有其局部性的灾害特质,不同区域有所差异,但是地震与水灾是台湾现在所面对共通的灾害类别。很多时候,无雨就变成干旱,而多雨就成水灾,气候的极端变化正在快速地展现。
所以台湾在整体的防灾规划上,必须将这些灾害一并纳入考虑,我们称之为全灾害思考。对于这个概念的理解,以美国来讲,比如说加州,它可能是以地震为主,德州可能有飓风,科罗拉多州有泥石流,都是在区域内某一种灾害最为显著,在防灾规划上可以有更大的针对性。相较之下,台湾具备了所有这些地方具有的灾害类别,所以对台湾民众而言,是生长在一个危害非常多元的区域,每种灾害在这里几乎都可以找到脉络,除了地震、水灾、土石流外,台北的大屯山有火山喷发的潜在威胁,东北角海岸与西南沿岸都可能有海啸的威胁,各个地区都存在相应的自然灾害威胁,凡所能想得到的灾害类别台湾几乎都有。所以,台湾的危害地景非常丰富,从灾害研究或灾害管理来看,角色非常重要。
?
进入夏季,由于台湾特殊的地理位置,自然而然进入了台风季,部分台风带来的豪雨更会酿成综合性的灾害。时至今日,台湾社会对于2009年的“莫拉克”台风摧枯拉朽式的破坏仍然记忆犹新,明年更是很特别的一年,届时“9·21”大地震二十周年,也是“莫拉克”风灾的十周年,势必会有很多的活动举行,反思这二十年来的灾害防救工作等。
在1999年“9·21”大地震发生后,催生出台湾的第一部灾害防救法;“莫拉克”风灾过后又使得此法进一步调整、修订。可是在这十年里,有一个很吊诡的状况,那就是台湾十年来没有发生过跟这两次灾害类似的大规模灾害,所以其中潜藏一些我个人认为可能因而轻忽的危机,也必须提醒,在这十年里,我们开始面对一种特殊状况:气候变异。大环境的气候变动加上原来的各类型灾害,将持续在时间跟空间上造成巨大影响。
灾害是人与环境的互动在时间与空间作用下的呈现,这个互动直接呈现在灾情轻重的结果上。以时间状态来讲,台湾整体台风的发展趋势呈现出有雨导致水灾,无雨就缺水的状况。台湾2,500公厘的降雨量,以前大概很平均地分布在5月到11月,这被称之为汛期,而如今我们发现一次或两次的台风,可以把一年的雨量都集中落下。2,500公厘的降雨短时间集中在某一些区域,降雨强度就非常可怕,带来的次生灾害非常明显。这样的降雨强度远非其他欧美国家所能比拟,同时台湾目前又面临西南岸土地沉陷,也就是地层下陷问题,设想,如果“莫拉克”再发生一次在台湾,状况只会比之前更严重。
在这十年,台湾政府采用了很多的想法,但大都是工程思考,“成效”看似迅速,但另外一个问题产生了,也就是未来如果发生大规模降雨,不排除让如今打造的这些看似坚固的工程全毁,民众受灾的状况会更惨。所以近十年间,我们一直呼吁政府推动非结构式的减灾,改变只重视修建工程的这种结构式的减灾作风,应该同时纳入提升民众自主的防灾观念,包括从规划上去解决核心的灾害危机等问题。在这十年里很多观念在倡导。“莫拉克”风灾之前台湾的灾害管理有赖“行政院灾害防救委员会”组织主导,风灾之后,“灾害防救办公室”取而代之,然而灾防办其实是一个幕僚单位,并非业务单位,一旦灾害管理没有了长期的业务主导单位,对于提升整体的灾害防救能力并不是一件好事,所以客观来看,“莫拉克”风灾之后台湾的灾害管理观念在进步,但从实际操作来讲,仍缺乏一个大的突破。
?
全球趋势:奇迹页游私服
灾害管理有四阶段:减灾、整备、应变、复原重建。以前人们着重在工程减灾,强调灾害应变,灾害发生后开始救人、救灾。这几年我们从全世界灾害管理的趋势来看,非结构式减灾的观念更被重视。如同前面所言,减灾可分成结构式减灾与非结构式减灾。结构式减灾就是常见的筑堤坝挡水等工程作法;非结构式减灾,也是这几年国际在推动灾害管理改革的重点之一,侧重思考如何从奇迹页游私服上去解决这些问题,治水不是单单堵水,而是思考水的总量与流动特性,藉由与环境搭配的路径,因势利导。从都市规划上看,哪些地方地势比较高,哪些地方地势比较低,水一定会往低处流,就要考虑如何把低洼区域作为开放空间让水流可以暂时滞洪,这其实也应该在不同的空间体系上规划、设计与实施,会涉及国土规划、区域计划、都市计划、乃至小区建筑等,这是一层一层下来的。这十年来,我们在灾害管理体系中一直尝试推动在都市规划中纳入灾害思维,但进展有限,而很多规划在现实中只是变成了建筑更新,而非真正意义上的都市更新。随着科技发达,我们对于地势、地质等状况有了更好地掌握,我们更容易判定那些是灾害潜在的危险区,从而避免在高潜质地区去做一些不合环境的规划,思考开放空间的设计。
有很多议题也可能因此出现。例如,我们可能需要面对一个客观情形,那就是很多文化资产在新的空间设计上的矛盾与冲突,包含澳门在内,很多地区都会出现类似的情况。我在前两年过针对台湾的文化资产与水灾的关系研究,通过盘点,发现一个很有趣的现象:早期这些文化资产,是我们先民选择聚居之处,当初选址的位置都是不太会淹水的地方,饱含先人的传统智慧。那为什么后来会淹水,其实是因为水的总量与路径改变原因,后人为了在旁边做设施开发,开始大规模填水造地,使得文化资产的这些位置变低,水就一定会从这个地方冲进来。加上早期土地表面都是透水,而现在都是不透水的铺面,水无法渗透到地层,自然就急剧升高。也就造成了文化资产丰富的地区反而出现容易淹水的情况。这些文化资产又牵扯到物权关系,所以要推动整个新的奇迹页游私服存在难度。在台湾,试图通过用容积银行,或者容积移转的方式来保障所有者的权利。
?
Copyright © 2002-2013 奇迹网页版私服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