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资本是资产阶级社会的支配一切的经济权力。资本主义经济体系自诞生至今发生了巨大变化,而私有资本以增殖最大化为唯一目的的本性并没有改变。正是在这种资本本性的支配下,产生了当代资本主义经济体系的一系列深刻变化:一是从“第一代全球化”发展为“第二代全球化”,二是从物质资本发展到人力“知识的资本化”,三是建立在贫穷的生产国与富裕的消费国对立基础上的发达国家的“福利化”,四是以分割和攫取剩余价值为目标的“脱实向虚”的“第二代金融化”。这四大变化及其产生的国际产业链与国际金融链,引发了一系列国际矛盾,而发达国家为了挽回在这些矛盾中自己所处颓势,发动了国际间的贸易战、科技战与金融战,而这将构成中国面临的新挑战与新机遇。
关键词:资本主义根本矛盾;全球化;知识化;福利化;金融化
一、前言
与马克思写作《资本论》的19世纪相比,当代西方资本主义社会与整个世界格局发生了巨大变化。人类社会从机器大工业时代进入发达的信息时代,发达的交通、通讯系统使地球成为“地球村”,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已经超过了马克思时代人类的想象力。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内部的阶级结构也发生了巨大变化。而在国际关系方面,西方发达国家也从奉行海盗法则的野蛮的殖民主义演变为文明的资本输出方式,出现了霸权主义世界格局,世界各国人民面临各种危机的威胁,其复杂性程度也超乎人们的想象。
马克思说,“资本是资产阶级社会的支配一切的经济权力。”①时代虽然发生了巨大变化,但就整个资本主义世界来说,资本支配一切的局面并没有发生根本改变。一切变化归根到底是由资本的表现形式发生变化所引起的。因此,透视当今世界资本表现形式的变化,就会使我们能够“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洞视当代复杂现实的深层本质与发展趋势,从而在复杂的挑战中立于不败之地。
纵观资本形式的历史演变,我们可以概括为“四化”,即全球化、知识化、福利化和金融化。这些变化的胚芽在马克思主义时代已经开始萌发,《资本论》对此也有原则性的分析。因此,立足当代实践,发掘和发展《资本论》中的相关思想,对于理解和应对当代资本主义的发展趋势具有重要意义。
二、资本的第二代全球化:霸权主义与人类共同体的矛盾
《资本论》指出,剩余价值转化为资本,启动了无止境扩张的社会关系生成过程:资本为了追求自身增殖,必须为其所生产的剩余价值开拓新的投资空间,由此产生了资本的无止境的扩张性循环,将整个世界卷入资本的循环圈中。因此,资本的扩大再生产的循环圈必然突破国界,迅速延伸到整个地球。人类历史上产生的各种文明形式从此不断地被资本循环所吞噬,而被纳入“资本主义文明体系”中。这就是资本主义全球化过程,人类历史由此而成为“世界历史”。
(一) 资本扩张困境与两代全球化模式
资本要实现最大程度的增殖,面临两难情境:
一是从劳动力市场的要求来看,资本要最大程度地增殖必须使劳动者永远处于贫困状态。这不仅是因为资本要尽可能从劳动者创造的价值中多分一杯羹,因而尽可能地少给工人工资,而且因为只有使劳动者阶层处于贫困状态,才可能创造出供给充裕的廉价劳动力市场。贫困到极限的朝不保夕的工人,为了活命不得不以最低廉的价格出卖自己的劳动力,而没有任何与资本家讨价还价的余地。在有大量失业人口,而且没有社会福利保障的情况下更是如此。因此,古典自由主义与新自由主义都一致主张废除最低工资制度与社会福利制度,其目的是使工人处于贫困状态,给资本增殖创造最丰裕的廉价劳动力市场。
二是从产品消费市场的要求来说,资本要实现增殖又必须使工人具有随着资本积累而不断增长的购买力,只有如此才能使生产的商品能够卖得出去,其中凝结的价值得到实现。这就要使工人摆脱贫困状态,其工资与工人的劳动生产率的增长同步。如果这个要求得不到满足,就必然会发生产品过剩的经济危机,从而无法实现资本家的资本增殖的目的。
这是摆在资本增殖面临的逻辑悖论。“鱼与熊掌不可兼得”,资本家的上述两项要求不可能同时实现,因此经济危机必然发生。如果资本主义是个封闭在某个国家的经济体系,这种经济危机必然常常发生。为了避免和延缓这种经济危机的发生,于是资本出现了寻找外部市场的强大冲动,由此形成了资本的全球化浪潮。
在马克思时代,工业化进程刚刚在西方国家开始,资本主义国家必然使本国工人处于极度贫困状态,以实现最大速度的扩张。然而这样就使本国的购买力水平低下,必然造成产品过剩。解决这个矛盾的手段正是“第一代全球化”:开拓殖民地,打开落后国家的市场,用过剩产品交换落后国家的黄金白银,并且拿出一部分购买落后国家的原材料乃至奴隶。由此形成臭名昭著的“黑三角贸易”:资本主义工业国家用本国制造的工业产品到非洲贩卖黑奴(出程),然后再用黑奴到美洲换取黄金白银与原材料(中程),运回欧洲资本主义母国进行资本的扩大再生产(归程)。这个“贸易黑三角”支撑欧洲资本主义扩张达四百年之久。②这就是说,那时资本主义全球化的核心任务是解决资本主义国家产品出口,以获得最廉价的生产要素进行本国的资本扩张。由此引起的结果是使欧洲和美洲的资本主义国家出现日趋严重的两极分化。资本主义只是给工业资本家与商业资本家带来巨额利润,而带给全世界劳动人民的只是灾难与贫困:贩卖黑奴给非洲黑人带来的是人道主义灾难,而给资本母国的白人劳动者带来的则是失业与极度的贫困。这就注定了一次次经济危机仍然不断爆发。随着非洲人民和世界各国人民的反抗,这种违背最起码人道主义的罪恶的“黑三角贸易”不得不终结。资本主义全球化方式必须变革。
于是,第二代全球化应运而生。如何既要使劳动者处于贫困状态以培育廉价劳动力市场,又要使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以培育社会购买力不断增长的商品市场?资本的“第二代全球化”使这种“不可能”变为“可能”,似乎产生了“神奇的结果”。其方法是:使所有产业拉长为国际产业链,需要低端劳动力的处于中段的制造部门转移到发展中国家,用资本权力最大化地榨取其剩余价值,使其成为贫穷的生产国;而资本的母国掌握资本控制权的两头研发部门与品牌营销部门,于是大量的剩余价值流向母国,发达国家成为富裕的消费国,产品价值由此得到实现。这就是发达国家的“产业空心化”与发展中国家的低端工业化。于是,贫穷的生产国与富裕的消费国相分离,资本对劳动力市场的要求与它对商品的消费市场的要求分别得到了满足。这就是由国际产业链产生的国际贫富分离的“神奇效应”。它增加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对生产力的容量,延缓了资本主义危机的发生。
Copyright © 2002-2013 奇迹网页版私服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