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迹网页版私服

当前位置:主页 > 1.03H复古奇迹页游 > 正文

北京市推进全国文化中心建设中长期规划(2019年(4)

作者: 经典奇迹网页版 来源:www.53ART.org.cn 发布时间:2020-04-12

关键词: ┊阅读:次┊

坚持以理想信念为核心,抓住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个总开关,牢固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铸牢首都市民的精神支柱。坚持以人为本,尊重群众主体地位,关注人们利益诉求和价值愿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坚持联系实际,区分层次和对象,加强分类指导,找准与人们思想的共鸣点、与群众利益的交汇点,做到贴近性、对象化、接地气。坚持改进创新,善于运用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搭建群众便于参与的平台,积极推进理念创新、手段创新和基层工作创新,增强工作的吸引力感染力。

第19条 打造全国爱国主义教育高地

始终高扬爱国主义旗帜,坚持爱国和爱党、爱社会主义高度统一,着力培养爱国之情、砥砺强国之志、实践报国之行,让爱国主义在首都奏响最强音。

充分挖掘重大纪念日、重大历史事件蕴含的爱国主义教育资源,组织开展系列庆祝纪念活动和群众性主题教育。抓住国庆节这一重要节点,广泛开展悬挂国旗、传唱爱国歌曲、国庆体验旅游、灯光秀展示、网络空间迎国庆等系列主题活动,使国庆期间参加爱国活动成为新民俗,推动国庆黄金周成为爱国活动周。在全民族抗战爆发纪念日、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烈士纪念日、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期间,精心组织纪念仪式、瞻仰纪念碑、祭扫烈士墓等,引导人们牢记历史、缅怀先烈。结合元旦、“三八”国际妇女节、“五一”国际劳动节、“五四”青年节、“六一”国际儿童节、“七一”党的生日、“八一”建军节和“12·4”国家宪法日等,开展形式多样、各具特色的主题活动,激发人们的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精神。注重运用仪式礼仪和多种形式的学习教育活动,宣传国旗、国徽、国歌相关知识。

完善市区两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管理体系。健全考核奖励、动态调整、摘牌退出等机制和制度,到2035年,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数量保持全国领先,市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超过200家,实现数量、质量双提升。加强教育基地建设,抓好内容建设,改进展陈方式,打造精品陈列,建强讲解队伍,塑造品牌活动,完善免费开放政策和保障机制,为市民群众参观学习提供更好的服务。统筹全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内容资源,建好爱国主义教育网上阵地,通过大数据、云平台打造融媒体传播平台,推动教育基地展陈内容网上传播、线上线下一体服务。

健全首都红色文化保护传承利用体系。充分利用北京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优势,推进革命文物集中连片主题保护,打造红色文化弘扬传承重点品牌。以北大红楼及其周边旧址为重点,形成中国共产党早期北京革命活动主题片区;以卢沟桥和宛平城、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为重点,形成抗日战争主题片区;以香山革命纪念地和香山革命纪念馆为重点,形成建立新中国主题片区。推动红色旅游内涵式发展,加强对从业人员的管理培训,规范旅游项目、解说词等,形成红色旅游经典品牌,让游客在游览中领略红色传统。建立革命文物定期排查制度,完善革命文物数据库,构建“线上北京革命文物展览中心”。

第20条 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首都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各领域

坚持贯穿结合融入、落细落小落实,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融入首都经济社会发展各领域各方面,探索建立重大公共政策道德风险评估和纠偏机制,形成有利于弘扬主流价值的良好政策导向、利益机制和社会环境。把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社会治理的重要内容,融入制度建设和治理工作中,制定完善文明条例、村规民约、学生守则、行业规范,推动形成科学有效的诉求表达机制、利益协调机制、矛盾调处机制、权益保障机制。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国民教育各领域,体现到课堂教学、社会实践、办学治校等各方面,覆盖所有学校和受教育者。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求融入日常生活,融入家风、校训、企业精神和乡贤文化中,使之成为人们日用而不觉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彻到首都法治建设中,融入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各环节,使软要求变为硬约束,以法治建设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贯彻落实。

第21条 形成比学赶超、争当先进、榜样辈出的生动局面

不断完善典型人物评选宣传机制,通过层层举荐、周周上榜、月月公益、全媒宣传,选树和宣传一大批立得住、叫得响、传得开的北京榜样,将北京榜样打造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知名品牌。推动北京榜样向各领域各行业覆盖延伸,统筹师德榜样、健康卫士、国企楷模、最美警察、安监之星等榜样子品牌,形成群星闪耀、榜样迭出的生动局面。持续推出一批在全国有广泛影响力、覆盖各个群体的重大典型,力争在时代楷模、全国道德模范、最美奋斗者评选中全国领先,典型示范引领作用充分彰显。广泛开展“学榜样 我行动”活动,大力弘扬首都市民热情开朗、大气开放、积极向上、乐于助人的优良传统,推动全社会形成崇德向善、见贤思齐的浓厚氛围。

第三节 注重立德树人,构建思想道德建设引领区

第22条 推动理想信念教育常态化制度化

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学习教育,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加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引导人们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坚定“四个自信”,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加强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教育,引导人们正确认识世界与中国发展大势,深刻认识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坚定不移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扎扎实实把自己的事情办好。

广泛开展国情市情教育和形势政策教育,围绕党和政府中心工作,结合群众关心的社会热点,通过通俗理论读物、形势政策报告会、网上访谈等多种形式,把形势政策讲透彻,引导干部群众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和市委的决策部署上来。面向干部群众广泛开展“我的中国梦”“我和我的祖国”等主题实践活动,大力弘扬中国人民在长期奋斗中形成的伟大创造精神、伟大奋斗精神、伟大团结精神、伟大梦想精神,激励首都干部群众建功立业新时代。完善青少年理想信念教育齐抓共管机制,着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第23条 推进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工程

加入收藏 查看评论复制给好友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