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医药与节能环保新材料产业。围绕生物新技术广泛应用和融合创新,充分发挥国家级生物医药平台新药研发能力,加快靶向性治疗药物、抗肿瘤药物、细胞因子、基因治疗等生物药物和创新药物研发及产业化,推动生物医药产业集群发展。推动高效节能装备技术及产品应用以及节能技术系统集成和示范应用,加强先进适用环保技术装备推广应用和集成创新,促进节能环保装备产业发展。发挥材料产业基础优势,重点突破一批新材料品种、关键技术与专用装备,扩大先进钢铁材料、高性能纤维和复合材料以及微电子、光电子等新材料产业应用,延伸拓展产业链,实现产业突破式发展。到2020年,生物医药和节能环保新材料产业主营业务收入突破4000亿元。
(二)打造现代服务业四大主导产业
软件和信息服务业。加快新一代软件和信息网络技术开发推广,提升新型网络、智能终端和新兴信息服务业发展规模;强化信息和软件技术创新,推动云计算、大数据、虚拟现实等产业规模进一步提升;探索更高效、更实用、更宜推广的技术实现模式,大力促进智慧产业、分享经济、平台经济、北斗卫星应用、物联网等产业前端进一步提速发展。到2020年,软件和信息服务产业营收规模达到8000亿元。
金融和科技服务产业。重点发展研发设计、检验检测认证、知识产权服务、技术转移、创业孵化、科技咨询、科学技术普及等具有南京特色的科技服务业。加快推进“一江两岸”为核心的泛长三角区域金融中心建设,将江北新区打造成为新金融业态集聚发展、金融创新活力显著的全国一流的新金融中心,把河西金融集聚区打造成为各类金融机构总部(地区总部)集聚、金融研究培训发达的区域金融中心核心功能区,强化新街口金融商务区提档升级,实现功能重塑。深化金融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加强科技对金融创新的服务和支撑力度,建立科技推动金融创新,金融助力科技突破的良性发展格局,建设具有较强影响力的科技与金融融合发展示范区。到2020年,金融和科技服务业营收规模达到10000亿元。
文旅健康产业。加快实施“文化+”发展战略,推进文化创意与设计服务产业化、专业化、品牌化发展,培育新型业态,全面推动城市软实力提升。加快建设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推动旅游产品从观光旅游为主向更深层次的观光旅游、休闲旅游、会展旅游并重转型,建设设施完善、产品丰富、环境优良、美誉度高的重要国际旅游目的地和国家旅游中心城市。实施健康南京建设行动计划,大力发展健康服务和养老产业,打造具有较强影响力的健康服务名城。到2020年,文旅健康产业营收规模达到6000亿元。
现代物流与高端商务商贸产业。大力发展多式联运物流、第三方物流、供应链管理、快递物流和智慧物流,积极利用口岸条件发展国际物流,全力打造长江国际区域性航运物流中心;积极引进和培育具有国际水平的咨询管理机构,大力发展总部经济、楼宇经济,着力提升城市的现代化、国际化商务服务功能;推动商贸业向“互联网+”全面转型升级,提升枢纽经济对扬子江城市群和南京都市圈的辐射和带动能力;大力发展分享经济,积极利用分享经济新模式提升城市配送供给、知识技能供给、生产设备供给、家庭服务供给能力和水平,将我市打造成区域性分享经济中心。到2020年,现代物流与高端商务商贸产业营收规模达到10000亿元。
(三)培育一批未来产业
围绕量子计算机与量子通信、干细胞与再生医学、纳米科技与石墨烯新材料等一批具有重大产业变革前景的颠覆性技术及其不断创造的新产品、新业态,加快布局人工智能、未来网络、增材制造与前沿新材料、生命健康、新金融、新零售等交叉应用领域,培育未来产业,打造发展新优势。
人工智能。把握人工智能深度学习、跨界融合、人机协同等新特征,瞄准全产业链条,以技术突破推动多领域应用和产业升级,以应用示范推动技术和系统优化,加快人工智能与现有产业深度融合。在计算机视听觉、生物特征识别、复杂环境识别、自然语言理解、新型人机交互、智能决策控制等重点技术领域,以及基于人工智能软件的智能硬件制造、集成、应用等领域,培育一批可穿戴设备、无人机、语音和图像识别、虚拟现实等领域龙头企业,拓展智能家居、智慧健康、智慧城市等应用场景,构建人工智能产业与应用生态。
未来网络。面向万物互联需求,突破智能传感器、低功耗广域网、大数据等关键核心技术,大力发展物联网搜索引擎、E级高性能计算、面向物端的边缘计算等技术和产品,推进未来网络产业跨界融合、集成创新和规模化发展,形成企业梯次协同发展、物联网与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和大数据、卫星应用等新业态融合创新的未来网络产业体系。
增材制造与前沿新材料。抢抓新材料技术与信息技术、纳米技术、智能技术融合发展机遇,加快石墨烯、纳米材料、超导材料、极端环境材料等前沿新材料基础研究与应用创新。推进钛合金、高强合金钢、高温合金等增材制造专用材料应用,实现激光、电子束、离子束及其他能源驱动的工艺装备技术突破,构建涵盖产品设计、制造工艺、制造装备、材料制备等完整产业链条的增材制造产业体系。
生命健康。把握生命科学、生物技术和信息科学融合发展新趋势,加快培育基因检测、细胞治疗、精准医疗、医疗机器人、健康管理、康复护理等生命健康服务新业态和新模式,促进相关产业融合发展,构建与生物医药产业协同发展、创新高效的生命健康产业链条。
新金融。以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及区块链技术为核心,推进金融科技在征信授信、风险控制、智能投顾、支付清算以及资产交易等领域的应用,积极发展数字金融,探索打造数字货币试验区、区块链研究中心等新型要素交易中心,改进金融服务模式,助推产业迭代升级。
新零售。引导连锁经营零售企业加快推动购物自助结算系统应用,提升顾客购物便利性和店堂效率;积极发展无人售货店,鼓励应用人脸识别、信用大数据、先进支付模式等智能化技术,优化购物体验。
(四)明确区域产业定位
按照全市产业发展“一盘棋”和区域功能定位要求,突出主导、错位发展。各区从自身比较优势出发,明确2—3个主导产业和1—2个未来产业发展方向;省级以上开发区重点突出2—3个主导产业,加快培育2—3个未来产业,切实推动产业集聚,增强产业辐射带动能力。
二、淘汰低端落后产能
(一)严控“两高”行业产能
严禁新增钢铁、焦化、电解铝、铸造、水泥和平板玻璃等产能,严格执行钢铁、水泥等行业产能置换实施办法。
(二)实施落后产能淘汰和过剩产能压减
Copyright © 2002-2013 奇迹网页版私服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