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生物质燃烧监管和治理。应当鼓励和支持采用先进适用技术,对秸秆、落叶等进行肥料化、饲料化、能源化、工业原料化、食用菌基料化等综合利用,制定实施秸秆综合利用实施方案,建立秸秆综合利用示范工程,促进秸秆资源化利用;加强秸秆焚烧监管,禁止农作物秸秆、城市清扫废物、园林废物等生物质的露天焚烧行为。
强化种植过程污染排放控制。因地制宜推广和开发生态农业实用技术,建设循环利用的生态农业模式,鼓励发展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产品;农业生产经营者应当改进施肥方式,科学合理施用化肥并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使用农药,鼓励使用有机肥、生物肥料和绿肥种植,减少氨、挥发性有机物等大气污染物的排放。
推进养殖业废气治理。以规模化畜禽养殖场和养殖小区为重点推动农业源减排,开展养殖区域划分工作,科学划定禁养区、限养区和适养区;制定畜禽养殖及其污染治理规划,控制养殖规模;有计划的对畜禽养殖场和畜牧养殖小区进行技术升级改造,推广清洁养殖方式。按照《畜禽规模养殖污染防治条例》(国务院令第643号)有关要求,畜禽养殖场、养殖小区应当及时对污水、畜禽粪便和尸体等进行收集、贮存、清运和无害化处理,防止排放恶臭气体;鼓励和支持利用畜禽养殖废弃物制取沼气等资源化利用方式。
(7)加强监管防控能力
完善空气质量监测网络。完善县级空气质量监测体系建设,具备环境空气质量标准6个基本项目的监测能力,主城区空气自动监测站增加挥发性有机物(VOCs)、非甲烷总烃(NMHC)、气象参数的监测能力。开展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划修订。
建立环境空气质量预报预警。由环境保护部门与气象部门开展预测预警工作,发布环境空气质量监测信息,建立环境空气质量预报制度和重污染天气监测预警体系。加快空气质量预报能力建设,利用统计预测或数值预测方法,综合分析空气质量监测数据,力争实现主城区未来3日污染趋势预报预警。
做好重污染天气应急响应。编制环境空气重污染应急预案,建立健全重污染天气应急响应机制,建立并规范大气重污染应急测报、信息发布、部门协作、市区联动、措施落实、社会参加等应急响应体系,提高应急反应能力。
积极参与区域大气污染联防联控。探索建立昆明市及滇中城市群区域大气联防联控管理体制和机制,推动区域大气污染防控技术交流与合作,协调解决扬尘、光化学烟雾等区域大气污染问题。实施环评会商、联合执法、信息共享、预警应急等大气污染防治措施,统筹协调区域大气污染防治工作。
(四)固体废物处置
1. 规划目标
完善固体废物管理制度,建设基本完善的固体废物污染防治设施和管理体系,提升固体废物资源化综合利用水平,实现固体废物的资源化、减量化、无害化。
2. 主要指标
——工业固废处置利用率≥95%;
——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98%;
——全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90%;
——危险废物无害化处置利用率100%;
——医疗废物集中处理率100%。
3. 重点任务
(1)加强可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完善生活垃圾收集处理
完善城乡生活垃圾收运处置体系。逐渐推行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置和利用。规范和整合现有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形成以主城为重点,涵盖十四个县(市、区)县城和重点集镇的“点面结合、三位一体”再生资源回收网络,充分利用可回收垃圾。不可回收利用的生活垃圾按照“组保洁-村收集-镇转运-县处置”模式;完善废物箱、垃圾收集投放点。加强环卫基础设施建设,主城生活垃圾以焚烧发电为主,各县区生活垃圾以卫生填埋和综合利用为主。加强垃圾渗滤液的处理,防止污染地下和地表水。全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90%以上。
单独收集处置餐厨垃圾。规范和完善餐厨垃圾管理,完成餐厨垃圾处理中心建设,配套建设完善的餐厨垃圾收集、运输系统,集中综合利用和无害化处置,防止外流。主城近期处理规模200 t/d,力争实现餐厨垃圾全收集、全处理。
加强典型社会源固体废物回收与处置。扶持现有电子废物拆解企业发展,采用先进处理技术和装备,回收利用电子废物的有用资源,减少填埋和焚烧量。鼓励报废机动车回收拆解企业转型升级做大做强。开展废旧轮胎的回收利用,建设废旧轮胎回收再生利用试点工程。
强化监督管理。大力整治背街小巷、城郊结合部及城中村的脏乱差现象;开展市区出入口公路、铁路沿线等地段环卫保洁整治。加强对焚烧设施的排污监测和监督管理;完善城乡生活垃圾处理运行机制,建立生活垃圾分类标准、监管标准和综合考评办法,加强运营质量监督和环境监测,合理配备工作人员,定期考核。
(2)加强工业固废的综合利用和无害化处置
推进清洁生产,减少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产业、产品结构调整与清洁生产技术相结合,增产增效、降耗减废。更新生产设备,采用先进生产工艺,同时关停、改造落后生产工艺与设备,降低能源和原材料消耗,减少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工业废物产生量总增长率控制在10%以内。
发展循环经济,提高工业固体废物利用率。推进静脉产业园、综合性生态工业园区建设,打造区域循环经济及环保产业基地,形成企业循环、行业循环、区域循环三个层次的废物循环体系。实行严格的工业固废总量控制,控制高产废量项目建设。建立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定点企业或示范工程,引导企业对共生、伴生资源进行综合开发和利用,促进再生资源利用产业发展。重点开发煤矸石、炉渣、磷石膏、尾矿、冶炼废渣、瓦斯及磷块岩矿剥离层共伴生矿的资源深加工及综合利用;培育以工业固废为原料的加工业,支持现有企业提高资源再生利用能力;制定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优惠政策、再生资源产品标准,推行产品“再生标识”;加强资源再生利用加工企业的监管。建立区域性固体废物处置中心、危险废物处置中心,整治尾矿、煤矸石、粉煤灰、铬渣、砷渣堆存场所,完善防扬散、防流失、防渗漏设施。工业固体废物处置利用率达到95%。
建设固体废物管理信息平台,规范固体废物管理。完善固体废物管理政策法规体系;建设固体废物管理信息平台系统和管理数据库。加强危险废物经营及转移活动的规范管理,执行危险废物转移五联单填报制度,取缔危险废物非法利用处置经营活动。督促企业危险废物、工业废物申报登记,建好管好污染源档案。强化工业固体废物产生、收集、运输、利用、贮存和处置的监督,贯彻落实国家制定的淘汰产生工业固体废物严重污染工艺和设备的目录清单,禁止建设无工业固体废物污染防治设施的项目。
(3)医疗废物处置
Copyright © 2002-2013 奇迹网页版私服 版权所有